■温伟权
初识和平县上陵镇,缘于2005年底粤赣高速公路通车。在与江西省交界距离不远处,粤赣高速公路设有收费站,那便是上陵收费站。每次北行经过上陵路段,要走好长好长的一段上坡路,我由此判断上陵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果不其然,在此后的寒冬季节,时常听闻上陵结冰的消息。经过上陵路段时,还会发现高速公路两旁,漫山遍野尽是竹子,风起时,竹子随风摇曳、婆婆娑娑,形成了一道亮丽、独特的景观。
今年金秋时节,我与多位文友一道,专程到上陵采风。上午,我们先到新打造的翠山竹海森林公园,沿山道徒步而上,直达山顶的观海亭,沿路宛如置身于竹的海洋,耳旁掠过阵阵竹林风,令人流连忘返。因久未登山,中午从竹海下来驾车时,右脚踩油门竟然会不自觉地发抖。我暗自发怵,如此状态,下午可怎么挑战羊石山呢?
午后,我拖着乏累的双腿,与一众文友来到羊石山前。山脚下,有一座古刹灵峰寺,该寺背倚一块如房子大小的巨石而建,规模虽小,历史却悠久。据《和平县志》记载,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站在山脚下,遥望羊石山,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山体被裹得严严实实,仿佛披上了一件翠绿色的外衣。山顶上,突兀矗立着两座石峰,左边石峰较粗壮,当地人称之为“公羊石”;右边石峰略显纤细,被称为“母羊石”。左右石峰相对而立,状如羊角,犹如一对恩爱的“羊夫妻”在相互守望、相互陪伴。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两座石峰与连绵的山体勾勒出一条绝美的天际线。
正当我陶醉在如此美景中时,几名文友为是否上山议论了起来,说若上山可以爬至公羊石的最顶端。望着仿若挂在半空的两座石峰,联想“望山跑死马”,且公羊石极为险峻,双腿酸软无力的我可怎么爬上去呢?我心中不禁敲起了退堂鼓。这时,一位平时看起来文弱、走几步路都会喘气的女文友,竟说难得到上陵一次,此次不登,更待何时,执意要上山。上还是不上,这可给我出了道难题,但想到柔弱女子都“叫嚣”着上山,我堂堂男儿岂能落后?心一横,大喊一声“上”。
于是,一众文友分成两队,一队望山却步留守山脚,另一队五男两女组成登山小队,毅然向山顶进发。我们每人捡拾一根一米多长、能受力的树枝,权当登山杖。上山的路为山间小径,蜿蜒陡峭,仅能容一人行走,且不时遇到凸出的石头和树枝,还得左闪右避,极为消耗体能,所幸重阳节时有不少人刚攀登过这座山,上山的路还没有被树丛杂草所遮掩,我们不用披荆斩棘,能省下不少力气。
工作后我登过不少山,但所登之山大多早已成为景区,水泥台阶、仿古栏杆、亭台楼阁等,感觉人工介入和干预太多,失去了原有的天然野趣。羊石山在和平虽有名气,但当地政府和群众并没有刻意去改造它,因此它难得保留着原始和本真的面貌,我们也从中慢慢找回了儿时在家乡登山的感觉。
我们登山的七人紧握登山杖,相互加油鼓劲,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沿途不忘欣赏古树老藤怪石,间或眺望远处绵延的山脉,累并快乐着。好不容易到了母羊石,一行人在石峰前拍照留念。此刻已到下午5时,天色逐渐暗淡,因为山上树木遮挡,更觉天色已晚。一名文友提出,现在黄昏将至,手机电量均不足,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大家登山到此为止,折返下山为好。我听闻有点窃喜,毕竟早已腰酸腿疼、疲惫不堪、气喘吁吁,想坐下歇歇,又无处可坐。文友的提议没能获得全部人的支持,其中有两名男文友表示,公羊石就在前方不远处,定要登顶不可。两人眼神坚毅、情绪亢奋,瞬间便感染了所有的人。
不知道别的文友是怎么想的,我想,都来到母羊石了,何不再坚持一下,登顶公羊石,一览众山小,也不枉此次上陵之行。我暗自打气,咬紧牙关,往公羊石进军,十几分钟后,我们便来到了公羊石下。我们面前的公羊石,是一座完完全全的石山,看起来异常险峭,和刚爬过的母羊石相比,确实更雄奇,显示出“公”的特征来。这山上根本没有路,必须像攀岩一样手脚并用,才能爬上石山最顶端。
眼看胜利在望,我搁下登山杖,用双手抓稳上方凸出的石块,确认抓牢了,双脚再找着力点,小心翼翼地往山顶攀爬。攀爬过程中我无暇多想,只是登顶时,内心不免有些许紧张,万一失足滚落下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我是第一个登上了公羊石的。站在最顶端,我不由兴奋地振臂高呼。一个多小时前,公羊石还让我感觉遥不可及,现在它已然在我的脚下,我竟然征服了它。上山前我有点胆怯,在母羊石时我想过放弃,幸好我坚持了下来,走完了最后几百米。不然,就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了。
秋风徐徐吹来,掠过面部的风,带走了我的汗水和疲乏。站在山顶,视野陡然辽阔,放眼四顾,山峦层层叠叠的,如大海波浪般铺陈开去。此时夕阳西下,几道金光穿透云层,将一片金黄洒向连绵山峰和山谷村舍,好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黄昏山乡云海图!
顶峰的胜景是对攀登者不懈坚持的最好回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毛主席的这句名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