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与海

  ■张庆富

  舟车劳顿四小时,我们来到了江门开平的自力村。头顶烈日,仿佛从冬天一跃跳到了夏天,众人纷纷脱去外套,走进景区大门。高大的榕树耸入云天,修长的翠竹相互掩映,我们穿过人间纷扰,在木地板的回响声中,踏入时空大门。

  一百多年前,在信息闭塞的谎言中,在拥挤的船舱里,每个跨海出洋的华人,都怀揣着淘金的梦想。有幸熬过来的,舞动起菜刀、剪刀和理发刀谋取生计。靠着三把刀,发家致富之后,他们不忘祖根,汇钱回国建设家乡。由于当时国内社会治安非常混乱,流窜的土匪经常四处行凶、入室抢劫,于是一种集居住、防卫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就在开平兴起了。开平的碉楼巅峰时建有3000多座,现存仍有1843座,其形态各异,千楼千面。2007年,“开平碉楼与古村落”项目申遗获得通过,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它也是首个彰显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进入景区的路,是一条由木地板打造的长廊。随长廊深入景区,稻禾的清香沁人心脾,留恋衣袖;还来不及细细回味这清香,几株挂果的杨桃树映入眼帘。一行人穿过广场,于转角处将一池荷花收入眼中。荷花已有些残败,如梅花桩点点分布。绕过荷塘,便见碉楼,从左至右依次是澜生居庐、叶生居庐、铭石楼和振安楼,一幢幢碉楼胖瘦不一。碉楼多为四层结构,斑驳的墙体历经百年的风吹雨淋,业已满脸褶皱,往日的光彩褪去七八分。碉楼的拱窗开口较小,分布密集,多而精巧;窗内铁栅加固,外设铁板窗门,可以有效防止匪徒破窗突入或投掷火球攻击。碉楼集采光通风、放哨防护和审美为一体,形成一方独特的建筑风格。

  出神之余,跟着讲解员走进铭石楼正大门,穿过副楼,只见一面矮墙中立起一排排深绿色的清代石湾瑶花柱,颇博眼球。走进主楼,入门便见彩色压花玻璃大面积地布局在门窗上,吸睛夺目。顺着楼梯逐层往上走,客厅房间所见尽是金丝楠木象牙雕花床、桃花心木大床、酸枝梳妆台、坤甸罗汉床等名贵家具,价值不菲,无不彰显着屋主富足的生活。四楼略有不同,宽广长廊外,屋角为悬挑结构,凿有枪眼,俗称“燕子窝”,危急时可作枪支依托,方便向地面射击,以抵抗土匪的进攻。顶楼较特别,中央建有一座六角玻璃瓦凉亭,可用于避暑纳凉,亦兼顾放哨警戒之用。站立楼上,视野开阔,自力村千亩田地尽在眼底。

  回到地面,热浪渐收,晴空从刺眼化为柔和。众人登车前往下一站——阳江市海陵岛。大巴行驶约两小时,到达跨海大堤,此时暮色已铺开,大地转而沉沉睡去。迷糊之中,竟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

  我们一同踏进“南海一号”,置身于天昏地暗的时空,眼前万丈乌云横出天际,如百万雄兵侵犯南宋,步步逼近;不知何时,又起一阵妖风,强势席卷而来,霎时间遮天蔽日;南海一号在惊涛骇浪中剧烈摇摆,忽的失去平衡,一头扎入海底。晕眩之余,众人终梦醒。

  翌日,旭日初升,我们站在沉船之上,立于南海一号博物馆内,循着历史的足迹,800年前的故事纷至沓来。透明的玻璃柜里,由整块和田玉淬琢而成的玉雕观音像,色如琥珀,晶莹剔透,重达四两的金虬龙纹环粗壮雄健,霸气外漏,犹如盘龙卧海;一斤有余、长达1.8米的金腰带,赛似长蛇乱舞;宋金双重顶链犀角形牌饰项链,在黑色绒布的衬托下,形如贵妇人的头影,使人万分诧异。1.7万余枚铜钱闪烁着幽绿的光泽,隐隐闯入时空隧道;1.3万余件宋代德化窑、磁州窑、景德镇、龙泉窑出品的陶瓷精品历历在目,釉面光滑照人,几乎完好无损。恍惚之间,仿佛走进了宋代宫殿,美玉与金银瓷器琳琅满目。只见一名宫女失手将一件瓷器摔落在青石砖上,哐当一声,打碎幻境,众人回到现实。站在历史的轴线上,接连感叹,1840年以来,国家频遭列强掠夺;建国初期,又因意识不强,文物再遭盗取,顿觉黯然神伤。望着徐徐落下的赪盘,模糊的视线越过海面,汐潮汹涌,我们的心跳又何尝不是呢!

  第三日,晨雾散,远景开。海面上几十艘风帆船连成一线,你追我赶,在风涛的作用下呈现波浪式前进的姿态,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有顺境,也有曲折;有高峰,也有低谷;有赢,也会有输。生活的冲锋号时常吹响,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无需在意何时落下休止符。

  日上三竿,我们乘车直趋天麓山顶。山腰处积翠攒绿,几百米开外,云雾缭绕,时而浓烟盖脸,羞答答不见世人;时而薄纱蒙面,山顶半遮半掩。一排麤大的风力发电车立于山梁,各自挥动三只巨大的手臂,集体与我们招手,一圈一圈又一圈,热情似火。为不辜负盛意,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将我们载至山顶。在观景台上,美女争相在风车前留影,却不知脚下群树乱舞,绿浪滔天而至,挑乱长发,戏撩衣裙。千米开外的海岸线上,万艘船只浮于海面,仿佛大小不一的鞋子,随意摆设在蓝色的砖面上,有如运动鞋、休闲鞋、凉鞋,正在等待它们的主人穿上,踏上近海或远洋的征程,向着远方,前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河源文学
   第04版:河源文学“赓续传统血脉,赋能乡村振兴”采风作品辑
   第05版:河源文学“赓续传统血脉,赋能乡村振兴”采风作品辑
   第06版:河源文学“赓续传统血脉,赋能乡村振兴”采风作品辑
   第07版:龙川新闻
   第08版:国内新闻
楼与海
品读铭石楼
开平碉楼前
采风感怀
美丽的海陵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