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无人机巡查山林,没有发现野外用火情况。”12日上午,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紫金县柏埔镇农林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杜木辉运用无人机对该镇片区的山林进行巡查,随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镇政府。这是我市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天气等客观因素,我市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筑牢安全防线,今年,我市充分利用林火视频监控、北斗巡护终端、地面巡护、无人机巡航等监测手段,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监测体系。我市还加密护林员北斗终端上线巡护频度,严格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压实全市3812名护林员巡护时间、巡护距离等方面责任,要求护林员在上岗期间深入林地巡林,强化森林防火巡护和瞭望监测,加强野外火源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便应对突发火情,确保森林防火安全。据悉,重点时节,我市护林员上线率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防火重在防人,防止火源进山。记者了解到,依托“护林码”,我市全面启动林区主要路口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1115个,尤其是在重点时节,全市所有护林人员全员上岗,对重点地段和进山路口严看死守,要求进山人员“扫码”入山,确保人员密度和值守时间,将火种截留在林外,将工作责任压实到每个山头、每个地块,真正建立起无死角、无盲区的网格化监督体系,做到封住山、管住人、看住火。
(本报记者 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