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心(河源市第二小学)
2021年12月16日,我和小伙伴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义合镇——阮啸仙的故居。
大巴车外,炎热的太阳炙烤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血液也逐渐沸腾。
阮啸仙生于1897年,于1935年壮烈牺牲,终年38岁。他把他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无怨无悔。阮啸仙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丰功伟绩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后世子孙贫瘠的心灵。
想到这里,我怀着一颗敬意的心踏进了阮啸仙纪念馆。眼前的一切让我一愣,这里的一点一滴无一不是关于他的。他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终于苦尽甘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叹时光的飞逝,阮啸仙又何尝不是呢?但他不是普通人,从他踏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无法回头了。现在,一小时很短,睡一觉,看一会儿电视,时光就流逝了。但在那个“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年代,一小时长到可以让一个人慢慢地死去,也可以让一场战斗扭转局势,直到胜利。看着一面面会说话的墙,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毛主席会写出“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中去”这句话的含义了。
讲解老师如数家珍般把阮啸仙的事迹娓娓道来,就好像是她亲身经历般,一例例生动的事迹配合一幅幅图画,也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当我们走过一个一个展厅,慢慢地,我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从我心里溢出。阮啸仙为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是:他的孩子早早地就成为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所有的痛苦只变成了几行薄薄有温度的字。一切的一切,我已来不及去细究,我只知道,阮啸仙也曾多舍不得他的孩子,他是多么地爱他。只是,他是革命的先行者,在国家安危面前,再大的痛苦都不值一提。或许他是一个好领导,爱祖国、爱人民,可他已经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好父亲”,为了革命,他的孩子在年幼时期就没有了父爱。
相比之下,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孩子:每天回到家就有热腾腾的饭吃、累了有床睡、难过了有人陪、在外面受委屈了有家可以回;想到这里,我的心如同灌了铅般,无比沉重。
那天,我重新认识了他,一个为了大家甘舍小家、一个为了革命事业忍辱负重、一个为了新中国的崛起而愿意放弃一切的民族英雄。
★作品点评:读完曾心同学的这篇作品,我能感觉到曾心同学是花了心思去写的,整篇文章的立意还算不错的,她能够在认真学习了解了阮啸仙同志的相关人生经历和革命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简单复述,这一点很值得表扬。
不足之处:一是在用词方面,还需斟酌一下。比如文章中的几处:“炎热的太阳炙烤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血液也逐渐沸腾。”初稿用的词语是“煮沸”;“一切的一切,我已来不及去细究”初稿用的是“追究”。二是选题和切入点其实都挺好,但是内容没写好。三是没对比,文章的重点是“重新认识”,如果能够把从前的认知跟现在的更深一层的了解,做一个明显的对比,就会是一篇出彩的文章。
希望曾心同学能够继续保持一颗追求的心,在往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不断地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勤加练习,写出具备个人特色的文章。(指导老师:孙广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