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源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有含金量的“成绩单”

攻坚克难创佳绩 勠力同心开新局

■东源县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期智能制造集聚区。2020年12月,东源县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古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该村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万绿谷旅游风景区格桑花怒放成为游客打卡“网红点”。2020年,东源成功获评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东源县城建设中的滨江公园和体育馆。2020年,东源成功摘取“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牌匾。
通往顺天镇大坪村灯塔盆地田园综合体项目核心区的干线公路。2020年12月底,东源获评全省2020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核心提示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困难与挑战,东源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审时度势,及早谋划、及早研究、及早安排、及早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三个不低于”目标任务,“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确保了“十三五”完美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向党和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有含金量的答卷,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开启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绩单  2020年GDP增长4.5%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世纪罕见的“三重冲击”叠加来袭,东源县委牢牢把握住全省重要生态屏障这一发展定位,全面落实省委“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效应”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等系列政策机遇,以“融湾”为“纲”、以“融深”为牵引,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两个河源”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灯塔盆地开发建设,加快河源滨江新城建设,大力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做强东部资源经济组团、做优西部生态旅游组团、做大南部都市经济组团与做实北部现代农业组团)发展战略,努力为全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蹚出一条新路子”,积极探索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东源“融深”“融湾”绿色发展新路。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东源打赢了“双统筹”等多场大战大考,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可圈可点、亮点纷呈,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86名“直联”干部、2.2万名党员冲在一线,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基层党组织抗疫先进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一批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表彰。

  ——经济发展实现大逆转。组织举办了7场大型经贸活动,全年引进优质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额达51.7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农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五县一区排前列。

  ——乡村振兴取得大进展。全县8754户2594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省定脱贫标准,5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在全市率先建立县级后续帮扶“资金池”,首批30家乡贤企业参与帮扶。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板栗、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蓝莓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创建。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445公里。

  ——“融深”“融湾”迈出新步伐。赣深高铁东源段将建成通车,河惠莞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用机场建设纳入全省布局规划。国道205线东移工程和古云东江特大桥动工建设,蓝口工业大桥建设基本完成。100平方公里的产业承接平台扩能增效,硅基新材料、超硬合金新材料加快融入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一批科创平台进驻东源、加快建设,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扎实有力,“一石二水”巨大经济价值加速释放。

  ——深化改革实现大突破。全县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1+7”县属国有企业架构初步建立。“商事制度”“政务服务”“工程审批”等改革取得扎实成效。一批央企、省企和大型民企陆续在东源设立子公司。“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

  ——组团发展开启新局面。“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建设开局良好:河源滨江新城规划面积扩大至188平方公里,总投资267亿元的133个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加快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成功举办首届硅产业高峰论坛,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扬帆起航;灯塔盆地16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万绿湖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

  ——民生福祉获得新改善。十件民生实事成效明显,“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就业创业超5000人。学前教育“5080”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东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试点和县融媒体中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新港镇碉楼社区等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扎实推进。平安法治东源建设迈上新台阶,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落实党员先锋工程,干部“直联”项目被市评为首届基层党建示范品牌,船塘镇老围村被中组部定为“全国组织振兴”创建试点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荣耀榜  摘取35个省级以上荣誉金牌 

  奋斗铸就金牌。2020年,东源收获累累硕果,摘取了35个省级以上荣誉金牌:先后获评“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2020中国最美县域”“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2020年‘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广东省首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东源县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天镇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入列“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乡镇;万绿湖景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阮啸仙纪念馆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漳溪畲族乡获评“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新港镇成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康禾镇仙坑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义合镇下屯村被命名为“2020年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新港双田和漳溪下蓝畲族村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船塘镇老围村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正释放出强大的“虹吸效应”。

  ■策划: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张小龙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东源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有含金量的“成绩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江东新区新闻
   第05版:和平新闻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高新区答卷之经济发展篇
   第09版:国内新闻
   第10版:万绿湖
   第11版:体育新闻
   第12版:房·车周刊
攻坚克难创佳绩 勠力同心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