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星
位于源城区源南镇的塔坑林场,山高林密、植被葱郁、溪水潺潺。这里对于城里人来说,是放松身心的地方。而长年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是源城区源南镇塔坑林场的场长李国仪。他常年扎根林场,与绿树为伴,用脚步丈量四季,默默守护绿水青山,为“百千万工程”植入最美底色。
脚步丈量青山
筑牢生态屏障
“山林里我们一般都骑摩托车去巡逻,摩托车去不到的地方,就步行过去。我们还会乘船去巡视湖泊,林场内的每一个地方都必须巡护到位。”巡山护林是李国仪作为护林员的日常工作,今年53岁的他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深山中,用心用情守护塔坑林场1.5万亩的绿林。
李国仪坚持每天巡山,细致管护责任区域,并认真记录当日巡山情况。即使是在国庆中秋假期,他依然坚守岗位,守在巡山护林第一线。在巡护过程中,一旦发现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他总会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并逐级上报,为家乡的绿水青山筑起“第一道防线”。
“每月我都会组织全体护林员开展一次大范围的巡护工作。”今年9月,李国仪像往常一样,带着林场护林员穿行在山林间,排查林地安全隐患。当巡护到湖边时,他发现一名垂钓者私自砍伐周边竹子,搭起简易架子用于钓鱼。李国仪立即上前,要求他拆除违规搭建的钓鱼架子,并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最终,这名垂钓者认识到错误,并承诺自行购买树苗进行补种,以修复被破坏的植被。
二十年的坚守,李国仪用脚步丈量了这片土地的每一条脉络,也见证并推动了林场从昔日的荒山秃岭到如今万亩葱茏的生态涅槃。
加大防火宣传
守护绿水青山
国庆中秋假期,前往桂山好汉顶爬山、徒步的游客增多,这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杜绝火灾隐患,防范森林火灾,李国仪在上山路口设置了关卡,严禁车辆进入,严格登记进山人员信息,并检查他们是否带有火种上山。同时,他还向进山人员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通过音响循环播放森林防火须知,再三叮嘱他们不得在山上使用明火,要提高森林防火意识。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森林特别防护期”,这意味着要实施更为严格的防火管控措施。李国仪组织全体护林员加大巡逻力度,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对进山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和登记。“目前,我们实行早六晚六巡山护林工作机制,要求护林员每天至少巡逻两次,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李国仪说。
国庆中秋假期前,李国仪还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宣传讲解护林公约、森林防火等知识,发放宣传册,并与村民签订责任书,增强他们的防火意识。“村民有上山祭祖的习俗,我们在不断地引导村民用鲜花祭祖,减少在山林使用明火,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这种文明祭祖方式。”李国仪表示,如果村民祭祖有特别要求,他还会背着水袋跟着上山追踪管理,确保最后火种彻底熄灭。
“护林员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我是场长也是护林员。”李国仪以身作则,带领着塔坑林场的护林员始终坚守在巡山护林一线,为家乡的绿水青山筑牢坚固屏障。
■本版统筹:方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