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冲 杨李维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深秋时节,正是番薯粉丝生产加工的黄金期。趁着晴好天气,紫金县中坝镇径口村绿然食品厂的竹架上,整齐铺满了一扎扎的番薯粉丝。工人们穿梭其间,对捆扎好的粉条进行翻面晾晒,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乡村产业风景线。
沿袭打芡、蒸饼、刨丝、晾晒等工艺流程制作出的番薯粉丝,质地细腻、口感香甜、久煮不烂,是客家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2024年,这项制作技艺被列入紫金县级非遗。“村里一直传承传统手工制作番薯粉丝的技艺,很多老人都会做,在我小时候,爷爷和父亲就经常带着竹托上门给人蒸粉。”绿然食品厂负责人甘远志说。
2013年7月,甘远志回乡创业。初期,他和妻子开设了一家小型加工作坊,通过驾驶摩托车走街串巷,向饭店、食品个体经营户等推销产品。由于所生产番薯粉丝品质高、价格实惠,逐渐得到市场认可。2019年,他在村里建起了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并注册了“阿甘绿然”商标,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中秋前后,我们每天生产1000多斤的产品,大多都是深圳、惠州及紫金本地的批量订单,也有部分走直播销售。秋冬季节,加工量还会逐步上升。”甘远志说,晴朗天气下,经过一两天充足阳光的晾晒,番薯粉丝就能制作完成。
据了解,红薯是制作番薯粉丝的核心原材料。绿然食品厂通过保价收购的兜底方式,带动周边十来户农户种植了上百亩的红薯,切实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当前,该厂通过发展番薯精深加工,已开发出番薯粉丝、红薯面、番薯粉等多元化产品,预计今年番薯粉丝的产量在30万斤左右,产值超过300万元。
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中坝镇聚焦特色农产品培育与壮大,全力推动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五指毛桃、三华李、茂谷柑及番薯粉丝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该镇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为进一步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该镇计划在袁田村建设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届时,番薯粉丝将作为径口村的特色产业入驻产业园,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户规模化种植、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