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捧一手慈悲写下旧时光

——读燕茈《花树下的旧时光》

  ■张育梅

  当《花树下的旧时光》被我捧在手心时,始终没办法从初见燕茈的记忆中抽出来,那个木讷又羞涩的女孩出书了,多么不可思议却又是事实的存在。从《人民日报》副刊编辑岗位退休的李辉老师,是我们共同在散文学习班认识的导师,《花树下的旧时光》由他主编出版无疑是对燕茈过往用生命细细雕琢灵魂的肯定。

  认识燕茈是在2016年冬,不知是她的腼腆还是我的粗心,加了微信之后就甚少联系,只知道她是报纸的副刊编辑,散文写出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她对待世界的温柔、包容、原谅……当我收到《花树下的旧时光》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时,才感慨“昔日雏燕羽翼丰,直冲云霄舞雄风”,脑海中的燕茈变得陌生且模糊,然后从熟悉到深刻,再让我从她的文字中明白自己认识的燕茈已不存在,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对故土对乡亲有着深深眷恋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心怀慈悲手写善良,是在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找不到的一种温情。

  我们都有童年,在那个顽皮而又懵懂的年代里,记忆中对一切都是好玩或好吃的渴望,年少无知的我们始终不会去思考每一个生活片段背后隐藏的社会现实,而燕茈总会在每一个细小的故事中寻找生命必须存在的善良与美好,她不会安于现状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尽可能地给生活添加期许,美好的期许。谁给我讲一个故事,我会从不质疑并傻傻地接受故事说到的所有情节。但燕茈不是,《记忆中的唱书人》是她记录乡村生活特殊存在的娱乐节目,在中国任何一个农村都会存在许多故事、许多传说、许多无法考究的过去,当唱书人讲完《万日红》,乡亲们都在为故事的悲惨而哭泣时,只有年幼的燕茈会追问故事的结局,看似无知的执拗却饱含了纯洁心灵里无限放大的善良,在燕茈眼中孝顺的媳妇是一定要有好结局的,这才符合她心中对美好的向往。这样的散文多么温情啊,我读着读着就读出眼泪来了,是故事本身也是作者本人让我看到万千世界里还有一种傻傻的善良。

  百善孝为先,在燕茈的岁月里有一串风铃唱响了农村女孩最单纯的善良,那就是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孝顺,《母亲》让我看完后始终没办法撇开文中的画面。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农村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寒暑假偶尔的玩乐,所以我在肉体上体会不了燕茈是如何陪同患有眼疾的母亲一起砍柴,然后在每一个惊险的瞬间呼喊、后怕、恐惧、疼惜,如果不是在这样的成长中深刻领悟母亲的不易,又如何能写下充满孝顺充满敬爱的文字,母亲的形象在燕茈心中又将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放大?在这里,我开始思考沉默的燕茈有着一个怎样悲苦的童年,而这样的童年没有让她灰心,反而给了她更多的冲劲和多于同龄人的慈悲心肠,今天她能够平静地写下这样的岁月,是上苍对她的怜悯,也是她给母亲最温柔的拥抱,拥抱过去,拥抱悲苦,拥抱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伤害。

  苦毒在每一个人的岁月都会出现,燕茈对生活中出现的苦毒却温柔以待,因为她深信修行就是修自己,在物欲和情欲放纵的年代,燕茈也能够在龙德寺寻找到灵魂的一片净土,不与世俗争先后,不与尘嚣论高低,静静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从其师父身上看到修行的最高境界。每当看到这里,我就能够想到燕茈的微信头像,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任世界恶乱有余,不忘修葺灵魂的殿堂。

  相对于众多女性而言,我是刚性的爱恨分明的,价值观有明显的界限,不愿意更多地理解反常理的言论和行为。与我相比,燕茈多了许多慈悲和善良,她更愿意去寻找不被人理解和接纳的悲哀,哪怕这种现象被世界唾弃,她也愿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去懂世人所不懂的情怀,去接受人们都不愿意正视的一片真情,比如《红楼梦》里的贾瑞,又比如她笔下的妙玉,落笔之处皆是善解人意的“知己”,我手写我心,此刻的燕茈用了多少温柔与这糟糕的世界和解。我不懂,也许一生也不会懂。

  读完了,一本书由厚读到薄,再由薄读到厚,读出无尽的善良与慈悲,读出一位女子旧时光里的纯朴与温婉,读出科技发达时代被人们遗忘的美好夙愿。这样的女子,真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燕茈《花树下的旧时光》
~~~——读杨建平先生《人在旅途启迪》系列作品有感
~~~——谈叶细初先生《卓峰闲吟》的诗意栖居
~~~——漫谈河源女诗人陈漫诗歌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和平新闻
   第05版:河源文学
   第06版:河源文学·小说坊
   第07版:河源文学·小说坊
   第08版:河源文学·窗外
捧一手慈悲写下旧时光
生命的真切感悟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柔情似水韵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