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B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参观阮啸仙故居有感

  ◎黄子桐(河源市第二小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人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大手牵小手·使命永传承”红色采风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阮啸仙故居,感受革命烈士无私奉献的一生和爱国情怀。

  阮啸仙故居坐落在山清水秀、翠竹绵绵的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在这里,东江蜿蜒流过,群山静默守望。我们怀着敬意来到烈士故里,先后参观了阮啸仙故居和纪念馆。

  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一些图片史料,并保存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看着这些,我不禁感叹道:这些生活物品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平平无奇,先贤却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成长,磨炼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我瞻仰着先贤庄严的照片,望得出神,他西装革履打扮整齐,闪着光泽的眼镜,眼睛里露出犀利的光芒。他的那份挺拔,那份英爽,那份坚毅,总让我感觉气度不凡,给人力量。

  随后我们来到纪念馆,听着讲解老师解说阮啸仙少年时期的事。阮啸仙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富有正义感,他关心百姓,关注国家大事。他为理想而奋斗,为穷苦人民打抱不平,为天下苍生发表文章。明明当时的他也只是一个少年,却做了那么多连大人都不敢做的事。在“闻啸轩”读书时,为了老百姓的秧苗,他组织了一群小孩守护稻田;在广州“甲工”读书时,为了中国的前途和方向,他组织学生与军阀作斗争,后来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

  讲解老师的声音在空气中流荡,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涌现着先贤的生平事迹。他在1921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早期的党员之一,为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而作出巨大的贡献。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阮啸仙38岁那年,在赣南一次战斗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了,离开了他奋斗的一切,去了没有战争的地方。

  战争的硝烟已远去,历史却不会忘记。今天,我们在先贤故里回顾他的峥嵘岁月,缅怀他的奋斗一生。讲解老师讲述阮啸仙奋进的故事深深撞击我的心灵,让我思绪万千,我们现在还是一个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孩子。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年少的我,也应该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成为像先贤那般勇敢,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我们作为小学生,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学好本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阮啸仙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名字却永远刻在我们的心里,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行!

  ★作品点评:这篇作品结构完整。作者先简单介绍写作起因和阮啸仙故居的大体情况,在阮啸仙故居和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通过从讲解老师那里听到的先贤事迹,让人初步了解阮啸仙的成长过程、为人品格和革命历程,由此转入对先贤的感悟,找出自我差距,最后对自己提出了学习和奋斗要求。作者现场学习认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作为小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实地学习感悟,可以说现场学习是认真且花了心思去写的,所感是结合其个人实际和年龄的,有一定收获。

  不足之处是个别用词不够准确。原文中个别地方用“先生”,我改成“先贤”;原文中的“讲解员”,我改成“讲解老师”。另外是对阮啸仙为国为民奋斗事迹篇幅不够。

  总的说来黄子桐同学的这篇作品是一篇不错的习作,希望以后多读多写,积聚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指导老师:叶碧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大手牵小手·使命永传承”——庆祝建党100周年建设幸福河源红色采风活动作品选登
~~~
~~~
~~~——参观阮啸仙故居有感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连平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B01版:河源文学
   第B02版:河源文学
   第B03版:河源文学
   第B04版:河源文学
大手牵小手 沿着先行者的足迹前进
当霞光来临
参观革命旧址 传承红色精神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星火撒古邑 革命燃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