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梦瑶(龙川县第一中学)
“五月榴花照明眼,枝间时见子初成。”在这个五月,我们迎着热情似火的太阳,来到了位于龙川县廻龙镇大塘村的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暨文学志愿服务进万家“大手牵小手·使命永传承”建设幸福河源红色采风活动。
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带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土房子,门额正中央的“念德昭垂”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进入这座外表朴实无华的房子,我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动人画卷·十万挑夫上赣南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一个小厅中,看到了一幅油画,从山脚到山上,数不清的人挑着担在往山上走。导游为我们讲解道:“为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粮食的禁运,粤北、闽西、赣南的人民群众纷纷自发以挑担的形式,用各种方式,不顾生命危险,不分昼夜,历经各种艰难,将粮食、食盐及布匹等物资运往苏区。”令人震撼的画面再现了当时工农红军和后方百姓的鱼水之情。
一个汗流浃背的男人,肩上挑着很重的担子,笑着回头招手,示意后面的群众快一点。这不禁使我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能让这一支“敢死队”不畏艰难运物资给苏区?那是因为红军一心为了人民,带领人民斗地主、分田地,让穷苦百姓当家做主,所以人们纷纷支持红军,才出现了无数这样动人的景象。
张瑾瑜·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
导游随后带着我们到另一个小厅,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此前导游介绍的几乎是清一色男性英雄的壮举,而这张图片却是一位笑意盈盈的巾帼英雄。
导游向我们讲解道:“这位是张瑾瑜,原名张瑾珍,广东兴宁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同年,与罗屏汉结婚。1933年11月,任中共粤赣省委候补执委。”接着,导游声音一沉,说:“1934年冬天,国民党反动派派重兵‘围剿’赣南苏区时,她在安远遭敌包围,壮烈牺牲。牺牲时,她还有身孕,仅23岁。”
此时的我,对面前这位笑盈盈的女性充满敬意。如花的年纪,大好的青春,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般随风飘散了。有身孕的她,落在了敌人的手中,受到了怎样痛苦的折磨!可她依旧对红军的秘密守口如瓶,不肯泄露半点,最后英勇就义。这样的一位女性,她当得起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这一称号!
合格革命者·最是难忘过五关
“心长语重频回首,最是难忘过五关。”或许大家很好奇,五关到底是什么?在最后一个小厅内,我们了解到了最难忘的“过五关”。
“五关”即过好政治关、思想关、社会关、生活关、宗教关。这“五关”是中央苏区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秘书长古柏亲自授课,他强调,一个合格的革命者,必须要过好“五关”。曾不凡同志曾说 :“初度光荣接笑颜,谆谆教导话千般。心长语重频回首,最是难忘过五关。”苏区干部的良好作风,优秀成绩都离不开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过五关”便是红军钢铁般纪律的最好体现 。
蓬勃的五月,我用心聆听着这红色的故事,接受着心灵的洗涤。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的青春也被着上了绚丽的一笔。
★作品点评:作者按照参观的顺序,使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叙了参观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用小标题分章节呈现画面。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融情于景。(指导老师:康兆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