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少娜 通讯员 刁海星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小聪率队到东源县骆湖镇江坑村,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交换意见等方式,“面对面”督办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红火蚁防治的建议”办理落实工作情况。
今年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赖启灵、何丽琴、张书娜提出了“关于加强红火蚁防治的建议”,指出近年来我市农村大片土地陆续遭受红火蚁侵害,破坏力强、难以防治的红火蚁已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三农”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代表们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红火蚁的发生和防控情况,牵头组织对红火蚁进行扑杀,科学制定防控防治方案;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传授防治经验;研发或统一采购有效防治红火蚁药剂,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服务。
红火蚁是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农林植物、人体健康、家禽牲畜、农村建筑、生态环境等,因其破坏力强、难以防治又被称为“无敌的蚂蚁”。据了解,我市于2006年首次发现红火蚁。今年1—10月,全市红火蚁总发生面积35. 72万亩,主要发生于园林绿化区、闲置地、堤坝、垃圾场、水产养殖塘基等适生区,红火蚁防控工作较为艰巨。
据介绍,为抓好红火蚁防控工作,我市不断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日前,我市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疫情防控指挥部,由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市领导兼任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市政府协调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副总指挥。同时,制订了《河源市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 全面部署防控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实施”的原则,层层分解工作责任。除积极做好红火蚁疫情的普查、监测工作外,我市还不断加强红火蚁防控知识的宣传和防控技术的培训,增强群防群控意识。今年,全市各县区共发放红火蚁防控宣传资料约5万份,投入防控药剂约37吨,防治面积约12万亩。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完善防控机制,加强普查监测,坚持不懈抓好红火蚁防控知识宣传,确保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会议指出,红火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两个河源”的建设,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加大红火蚁危害性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群防群控意识,加强防控队伍建设和防控经费保障,健全完善机制,加大整治力度,破解难题,提高防控防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