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全力推动35项医保便民措施落地见效

实现“就近办”“高效办”

  ■本报记者 杨宝如

  ■通讯员 杨忠瑾 欧阳舒敏

  怀孕24周即可为胎儿参加医保、52个门诊特定病种取消选点限制、全面放开外市户籍人员在我市参加居民医保户籍限制、135项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我市医保服务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实施医保便民服务措施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就近好办’的重要举措。”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聚焦群众心头事,从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方式、强化信息支撑等方面发力,于今年8月推出35项医保便民服务措施,目前已全部实施中,并已显现成效。

  便民措施全覆盖

  市医保局在参保服务方面推出6项措施并已全部实施,体现了医保制度的前瞻性。“全面放开参保户籍限制,支持各类人员在河源就近参加居民医保,凭身份证即可参保,为外市户籍人员和新市民提供极大便利。”市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更具创新的是未分娩胎儿参保政策。怀孕24周即可为胎儿办理参保手续,孩子出生后立即享受医保待遇,解决了新生儿医疗费用报销的“空窗期”问题。今年还新增了支付宝缴费渠道,进一步拓宽居民医保缴费渠道,让缴费更加便捷。

  医保关系实现“即参即停”,群众就近就地参保后,异地的参保关系会自动暂停,无需群众跨市奔波办理停保手续。医保关系转移时限也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提速50%。从今年开始,我市还将建立连续参保激励机制,连续参保满4年后,大病年度支付限额提高3800元……

  在门诊特定病种报销方面,我市突破以往必须“市内、市外各选定3家定点医院”的限制,实现52个门诊特定病种患者无需预先选点,可在市内外所有具备相应病种资质的医院挂门诊特定病种号就医购药,并直接联网结算,此举惠及我市18.23万享受门特病种待遇的群众。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也可在居住地城市免选点享受门诊报销服务,极大方便两万多名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购药。”市医保局相关经办人员介绍,市医保局正联合民政部门推进“身后一件事”一站式服务,计划于本月底上线。参保群众身故后,家属可在办理身后事时同步申请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提取等业务,无需多部门奔波。

  保障措施高效落地

  这批便民措施的快速落地,得益于医保信息系统的深度应用。市医保局通过粤医保、粤省事、微信等多种渠道,提供异地就医备案、普通门诊网上选点、个人账户共济等135项医保高频服务。

  市医保局与民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推行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每周数据对接的制度,能及时为全市11万多名医疗救助对象(包括低保户、五保户等)落实待遇,实现医保目录内医疗费用基本全额报销。此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如今可授权给近亲属使用,增强家庭互助保障能力。“这种‘家庭共济’模式,让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更加灵活高效。”市医保局相关经办人员介绍。

  接下来,市医保局将全力推动35项医保便民措施落地见效,充分倾听群众“心声”,并推出更多便民措施。同时,加强对35项便民措施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帮助参保群众更好地了解和采取便民服务措施。

  参保群众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通过“河源医保”微信公众号、各级医保服务窗口或拨打12345热线咨询和反馈意见。市医保局将认真听取群众建议,持续改进服务,真正实现“医保便民、群众受益”。

  随着35项医保便民措施的全面推行,市民将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从为未分娩胎儿参保,到门特病种免选点,再到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这些变化正悄然融入参保群众的日常生活,让医保服务更加温暖人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全力推动35项医保便民措施落地见效~~~
~~~
深河协作开展关爱女童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活动~~~
~~~连平县田源镇古驿道解码“活着的历史廊道”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江东新区新闻
   第04版:和平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寰宇新闻
   第07版:万绿湖
   第08版:体育新闻
实现“就近办”“高效办”
云浮市政协到我市考察
同织女童安全成长防护网
千年古道贯古今 田源驿道寻文脉
收费标准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