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聚焦“百千万工程”奋力冲刺就业“开门红”

36万务工大军“归巢”

  ■本报记者 林梓楷 通讯员 程子跞

  春节前后,我市以实践“南粤春暖”行动为抓手,通过大数据监测、跨部门联动、精准化服务打出“组合拳”,有序推进稳用工促就业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节后36万务工人员返岗,返岗率达92%,制造业企业正常复工,约3.2万个岗位点燃就业市场活力,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节后复工平稳有序

  “我市36万务工大军中,外省劳动力占比近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更好地做好稳用工促就业工作,我市人社系统从去年底开始对全市务工人员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显示,节前外省务工人员返乡比例约85%,但“复工潮”势头不减,正月十五前返岗率稳定在92%左右,与去年持平。企业方面,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于正月初八至初十顺利复工,西可通信、西勤精密等龙头企业在正月初六就吹响了“开工哨”,环亮环境科技和平分公司等企业春节“不打烊”,轮班赶订单。

  据统计,我市人社系统于节前在全市范围内抽样调查754家制造业企业,在岗人数约14.52万人,节后用工需求约1.5万人,用工类型以普工、技术工等为主。此外,企业经营预期分化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31%的企业预计用工需求持续增长,27%的企业保持经营和用工稳定,42%的企业将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用工结构。总体来看,企业用工和返岗情况呈现“复工快、需求稳、结构优”的特点。

  就业优先夯实“基本盘”

  我市以就业优先政策为核心,多措并举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基层。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578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8165.75万元、惠及3652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674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69人。针对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周末招聘集市”等专项活动236场次,促成入职意向人数约2万人次。

  去年以来,市人社局累计向90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334.6万元,向3821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318.6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73万元,直接惠及中小微企业和重点用工单位。同时,市人社局还大力推进就业驿站和零工市场建设,联合基层力量强化就业服务,在全市建成6个标准化就业驿站和79个就业驿站服务点,累计发布岗位信息6263条,提供就业服务12141人次;建成6个线下零工市场和2个线上平台,累计提供零工岗位500多个,有效满足灵活就业需求。

  超30场招聘会

  提供3.2万个岗位

  从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打烊”招聘,到县镇“家门口”送岗,我市打出市县镇三级联动招聘“王牌”。从去年12月开始,我市启动市县镇三级联动招聘系列活动,全市累计举办超30场招聘会,进场企业达1268家次,累计提供制造业、文娱商贸业、家政业等领域岗位约3.2万个,入场求职者约1.76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681人次。其中,河源国家高新区专场招聘会“求职热”持续升温,464家次企业提供8000个岗位,7800人次求职者挤爆会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418人次,有力保障重点园区用工。

  此外,我市人社系统还针对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深入走访服务对象家庭348户,帮助残疾人登记失业5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4人、帮助低收入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634人。春节前后,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岗位”活动,为返乡务工人员发放慰问品、宣传推广“粤就业”小程序,让务工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岗位信息,查看求职详情,让就业机会“触手可及”。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4月至6月,我市将组织重点用工企业到省外开展劳务合作,通过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河源区域优势、工业园区优良的用工环境和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更多外省劳动力来河源就业务工,确保全年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人力资源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聚焦“百千万工程”奋力冲刺就业“开门红”~~~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未来一周~~~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紫金新闻
   第04版:连平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寰宇新闻
   第07版:万绿湖·东源文艺
   第08版:体育新闻
36万务工大军“归巢”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
多云与分散小雨交替
辛勤理机杼 巧织幸福路
“驴友”自发清洁山野
百名文旅骨干 探访万绿秘境
简讯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