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邹茹玉 日前,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推进落实中小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通知》提出,各学校可根据季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利用晨练或下午课后,每天组织10-15分钟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寄宿制中小学生每天安排20分钟晨跑(早操),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体育活动。中小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通知》强调,要不断丰富课间“微运动”内容和形式,推广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跳方格等学生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体育项目;严禁教师“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确保课间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鼓励学校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制度;要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锻炼、午锻炼、课后服务等时间安排,多途径确保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
《通知》要求,市直中小学校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各县区2025年秋季学期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50%,202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