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江东新区凤凰山下的河源高级中学(下称河高),秉承“凤凰文化”,坚守“奋斗成就梦想”的校训,提炼出“致和尚美、多元发展、引领群伦”的精神品质为学校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学校育人、课程、教师培养全过程。在“凤凰文化”引领下,凭借着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卓越的师资力量、高效的课堂教学、多彩的校园生活、鲜明的特色品牌,河高走出了一条稳健前行的特色办学之路。
擦亮“凤凰文化”特色品牌 满载荣誉
近日,河高捷报频传,广东省教育厅分别公布了第五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立项名单、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示范校名单,河高在“校(园)本教研基地”和“广东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校”中榜上有名,标志着该校教育教研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彰显了其特色办学之路的累累硕果。
河高以党建为引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五彩凤凰”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其“凤凰文化”特色品牌,构建了“课程、课堂、教师、教研、管理”的五彩育人体系、以“三凤”工程(“火凤”学校名师、“彩凤”市级名师、“金凤”省<国家>名师)为主的教师梯级培养体系、“一体三层多维”的凤凰课程体系以及“五大书院”(朱雀、鹓鶵、青鸾、鸿鹄、鸑鷟)课程供给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同时,该校还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品牌,依托河源市中小学教育科普馆位于校内的优势,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未来教育。
该校以成功创建“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和“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为契机,通过“融湾”“融深”,与珠三角一流学校结为“四校联盟”,其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五年获河源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奖等荣誉。
实施“三凤”工程 名师荟萃
在河高的教师队伍中,不乏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的优秀教师。吴兴宝便是一位基于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和正面管教等理论的物理高级教师。他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班主任、市专家型教学名师和市第二批青年名师的培养对象,是多项荣誉的获得者,他运用“三环(关注、支持、唤醒)五步(尊重、肯定、激励、发现、提升)”策略,主张精准教学,致力于打造积极德育品牌,不仅在教育教学上业绩突出,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师带徒方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深入新疆喀什和疏附县、西藏林芝等地开展送教帮扶活动。吴兴宝在担任该校2019届和2022届级长期间,所在年级高考成绩斐然,学生实现集体逆袭、全线飘红。
河高结合“凤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推进“三凤”工程建设,搭建新进教师培训、“青蓝工程”等教师发展平台,先后邀请各地专家名师,指导开展课堂教学和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借鉴深圳、佛山校级名师培养路径,按照省市名师工作室创建标准,首创校级“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打造省市名师孵化器。
该校教师在“三凤”工程的助力下,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学校青年教师群体也迅速崭露头角,在省市比赛中大放异彩。目前,河高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获评正高级教师,6人入选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0人入选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5人入选省名师工作室培养对象;在2021年河源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评比活动等竞赛中,学校获奖总数在市内独占鳌头。
构建“凤凰”课程体系 引领创新
在“双新”背景下,河高借鉴珠三角名校课程改革经验,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包含“凤采”基础课程、“凤鸣”发展课程、“凤麟”杰出课程的“一体三层多维”的凤凰课程体系,在开设国家课程之余,围绕“德智体美劳”课程开设方向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探索丰富多元的学生主体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该校积极搭建“书院制”的校本课程供给平台,开设“五大书院”66门社团校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创新潜质、国际视野和生活实践能力等。同时,通过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设立“科技创新实验班”,开设创客、机器人、航模等校本课程,举办科技节,参与机器人创意制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搭建最优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河源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斩获20余项市级奖项,其中学生廖智慧更是获得了第二十一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一等奖,充分展现了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和学生在该领域的杰出才能。
河高学子至今已参加6届高考。这6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多点开花、齐头并进良好态势。今年,河高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012人,创下历史新高;特控上线人数实现质的飞跃,上线463人;艺考生黄馨仪专业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空军招飞再创佳绩,黄城同学初检复检政审全优通过,以高分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展现了该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丰硕成果。
此外,河高还精准实施分层梯级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个性化的教育路径,学生能够在学术、实践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为未来的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众多学子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我。
■组稿/摄影:本报记者 朱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