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永菲 通讯员 黄茂盛 近日,连平县“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大湖镇召开,“平安大湖智慧平台”首次亮相并赢得一致好评。该平台承担综治中心“矛盾监测预警、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分流交办”四大职能,是连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数”“智”融合的生动实践。
“‘平安大湖智慧平台’具备事件收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的全流程、全闭环管理功能,通过多渠道收集涉稳风险‘弱信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在综治中心大厅,工作人员演示了该平台“平安大湖葵花码”闭环使用全流程。据悉,大湖镇将“葵花码”张贴于每家每户,村民可以一键扫码反映矛盾纠纷、公共服务、安全隐患、治安群防、乡村管理等诉求事项,实现基层事件随时上传,系统处置转派受理,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将群众反映的事件第一时间处置化解。
此外,“平安大湖智慧平台”还充分利用“雪亮”前端视频规模优势,对镇域交通要道、学校周边、林区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平安监管,同时为部分重点人群配备智能手环并链接至智慧平台,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提供智慧保障。该平台还通过汇聚大数据算法模型,汇总6类重点人群、6大重点场所及物联设备数据,链接至“民情地图”,对关键人群及重点内容进行标签化“三色”管理,并对潜在的异常预警信号形成任务事件流转处置,实现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行业的精准防控。目前,“民情地图”已登记6133户、涉及22040人。“操作方便,流程清晰,效果明显。”该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后,大湖镇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大湖镇依托“网格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以“一网统管”整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资源,同时引入基层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变指头为拳头,形成合力,“一站式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形成“多方合作、协商共治、资源共享”的基层治理路径。截至今年11月,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56宗、信访件8宗、处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问题135宗,“粤平安”网格员共上报事件1330宗,办结事件1330宗,办结率100%,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
“平安大湖智慧平台通过聚焦群众微小事,提高了社会治理大效能。”连平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综治中心“智慧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社会治理更加便民利民惠民,加快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