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用足贷款和保险“工具箱”

我市金融机构为油茶产业发展“加油”

  □本报记者 雷宇烁

  不与粮争地,维护油料安全,改善食用油结构……小小的油茶果,具有政治意义、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对涵养水源、保护生态、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3年行动,落实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

  近年来,市财政局会同金融部门创新推出“油茶贷”金融产品,将农业保险的“保防救赔”风险减量体系引入油茶产业,帮助经营者规避风险和减轻负担。2023年,全市油茶投保面积达4.58万亩。

  保险为油茶产业

  增强金融保障

  “油茶保险大大减少了我们企业因天气灾害、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油茶损失,油茶保险的试点及推广不仅为油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我们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平县林寨镇万亩油茶种植基地负责人陈依凡说,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保险机构为他所在的广东龙德信庄园有限公司提供防灾减损服务,在台风季节统筹组织该企业种植农户做好防风防涝工作,定期检查油茶树、果实生长情况,防患于未然。2023年,该企业的油茶保险保费达105.33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贴73.73万元,自缴部分31.60万元。

  下转2版  上接1版

  “自从广东省林业局办公室在2022年10月印发《关于开展油茶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河源作为油茶保险的试点地区之一以来,我们保险机构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河源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油茶保险试点工作。”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宣传发动油茶种植农户、农企参与投保;为油茶树体生长、油茶果产量提供风险保障,对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野生动物毁损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油茶树体死亡,或者造成保险油茶鲜果每亩平均实际产量低于每亩约定产量的损失,且减产率达到15%(含)以上时,保险机构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付。

  今年1月—8月,该公司已为龙川县、和平县的3.3万亩油茶提供风险保障1.04亿元。今年台风暴雨对和平县的油茶树、油茶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该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安排人员抵达受灾现场进行查勘定损,并及时收集农户的单证资料、完成理算赔付。截至8月末,今年累计赔付62.98万元。

  “油茶贷”助力

  产业之树根深叶茂

  8月28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我市申报的“广东省河源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入围财政部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名单,将获中央奖补资金4亿元。

  近年来,我市强化监督指导,优化政策驱动,深化品牌建设,全面提升油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2022年全市实施新造油茶林面积9.6685万亩。在拥有“全国油茶示范县”“第12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黄石镇长洲村)”等“国字号”荣誉的龙川县,油茶贷款产品正为当地注入发展动力。

  “出村去银行网点,往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现在银行的金融特派员把服务送到村口,让我们贷款十分方便。”在龙川县黄石镇长洲村从事油茶行业的黄先生表示,龙川农商银行帮助他申请了油茶贷,让他更有经营信心了。

  截至今年5月末,龙川农商银行为全县43万亩油茶相关产业链累计授信1.3亿元,发放金额达5086万元,其中对主导产业产值达15亿元的龙川县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5家实施主体企业中的4家龙头企业以信用、保证的形式合计授信2080万元,有效满足了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贷款需求,助力“绿优原生”“上山打油”“南越飘香”“龙川山茶油”等区域品牌成为大湾区高端食用油“油瓶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我市金融机构为油茶产业发展“加油”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八届三十四次主席会议召开~~~
~~~
~~~——从第二十三届中国投洽会看投资信心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东源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理财周刊
   第07版:万绿湖
   第08版:体育新闻
报头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线装本出版发行
用好用足贷款和保险“工具箱”
强化责任担当 积极建言资政
8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跨越山海而来 共赴开放之约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