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平县人民法院:

“法院+社区”奏响诉源共治“协奏曲”

  ○本报讯  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张怡萍  陈碧霞  和平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主动加强与社区结对共建,积极开展巡回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着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共奏“法院+社区”诉源共治“协奏曲”。

  “家门口”解纷,共奏诉前联调“协奏曲”。“感谢法院和社区,没想到纠纷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陈某连声称赞道。近日,在和平县河西社区调解中心,经过和平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和社区调解员共同诉前调解,陈某起诉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达成和解并完成司法确认,达到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和平县人民法院结合“双报到”活动,定期选派党员法官、调解员下沉社区,并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吸纳熟悉民情的社区调解员参与调解,形成“法院+社区”联调,实现矛盾就地化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和平县人民法院通过“法院+社区”模式调解案件213件。

  “零距离”宣传,共奏全民普法“协奏曲”。加强诉源治理,全面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是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和平县人民法院在“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摆摊设点、派发传单等形式,走进社区开展《民法典》、禁毒、扫黑除恶、防范养老诈骗等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普及与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2022年,该院组织党员法官、干警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10场次,派发普法宣传资料共2000余份,获得群众好评。

  “面对面”培训,共奏能力提升“协奏曲”。和平县人民法院定期组织法官进社区,通过以会代训、研讨交流、案例评析等形式,对社区干部、网格员、调解员进行民法典、物业纠纷等相关法律法规、调解技能培训。2022年,该院深入党员“双报到”社区、彭寨法庭等地组织开展相关培训4场次,基层调解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高质量发展 河源这样干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高新区新闻
   第05版:高质量发展 河源这样干
   第06版:龙川新闻
   第07版:理论
   第08版:国内新闻
去年接种24944人接种率99.88%
“法院+社区”奏响诉源共治“协奏曲”
未来几天我市多雨雾天气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樱花惊艳“上线”
市民文明出游 为景区美景增彩
共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52.67万元
口服和涂抹胶原蛋白让人皮肤更好?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