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新苗 4日,我市召开加强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工作培训会议,推进全市社会信用建设取得新进展。
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会议围绕今年最新发布的《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从指标体系简介、指标体系变化和具体指标等三个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并对信用业务内容进行培训。据了解,《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 》包含信用制度和基础建设、营商环境、信用监管、权益保护等4个方面15个二级指标,业务涉及全市60个部门40多项信用专项工作。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城市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加速,城市信用修复工作全力推进,城市信用制度设计逐步完善,城市信用数据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市发改局表示,为确保我市信用监测排名争先进位,要在规范“双公示”信息归集、建立完善联合奖惩机制、创新行业信用监管机制、拓展“信易+”等信用应用、营造良好社会诚信氛围等方面下功夫,强化整体联动,全面推动城市信用监测状况工作落实,努力打造“诚信河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