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源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李衍军:

厚德尚法 公正为民

  ■本报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陈碧霞

  在守护公平正义的路上,现任东源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李衍军融情于法,千方百计解决好当事人的诉求和困难,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为民司法的初心,在案结事了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关怀。

  对困难群众热心相助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李衍军敬法而亲民,做到以情暖人心。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原告是一名身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小女孩小言(化名)。小言3岁时不幸被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每月的输血和除铁治疗至少需要3000元,造血干细胞移植费用需要40万元至50万元。父母离婚后,小言跟随母亲一同生活。父母婚后共同财产19万元归母亲支配折抵小言的抚养费和治疗费,但这笔费用并未能支撑太久,而且因照顾小言,母亲自身经济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多年后,母亲再也无力独立承担小言的求医和学习、生活等费用,于是小言将父亲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抚养费及医疗费。

  在审理该案件中,李衍军发现,小言及其母亲经济困难,而其父亲经济条件也不好,根据原告实际情况和被告的负担能力,最终判决被告每月支付小言适当的抚养费。因同情小言的遭遇,李衍军还自掏了1000元给小言母亲。对李衍军的雪中送炭之举,小言母亲表示:“我女儿通过骨髓移植手术,已经恢复健康了。当时要不是李法官帮我们要回抚养费,热心相助,小孩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法官,我们都非常感激他!”

  对涉疫案件悉心调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引发了不少合同未能履约、企业债务和劳资关系等纠纷。疫情无情,司法有爱。在受理此类纠纷时,李衍军坚持调解优先,综合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案件的影响,注重平衡各方利益,耐心进行辨法析理,反复做双方当事人协调工作,引导当事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共渡难关。

  詹某和黄某夫妇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被告,夫妇二人此前因购买个人住房向东源农商行贷款24万元,后因生意受挫未按期还款被银行起诉。受理该案件后,李衍军了解到被告经济上确实存在困难,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生意惨淡,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征求双方同意后,李衍军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向东源农商行详细说明被告的情况,且敦促被告积极筹措资金偿还了逾期未还的贷款,最终银行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撤回了起诉。

  近年来,李衍军年均办案数量都在200件以上,零积案、零超审限、零错案、零违纪,调解结案案件121件,撤诉结案99件,案件调撤率为38.46%,远远高出该院平均水平。在他的示范影响下,东源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全体干警“厚德尚法,公正为民”,连续5年被评为院“先进集体”,被授予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据了解,自进入法院工作以来,李衍军坚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忠诚履职,秉公办案,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2015年获得市中级人民法院嘉奖,2018年荣立市中级人民法院个人三等功,2019年荣立省高级人民法院个人二等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新区纪委领导班子:~~~
江东新区部署下一步工作提出~~~
~~~14家单位进驻,可办理520个事项
~~~
新区管委会领导到辖区开展教育工作专题调研~~~
东源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李衍军:~~~
~~~
市残联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江东新区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特别报道
   第06版:源城新闻
   第07版:房·车周刊
   第08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龙川脱贫路上的深圳宝安力量系列报道
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推动“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
江东新区政务服务新大厅启用
新区组团赴韶关翁源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工作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厚德尚法 公正为民
“双节合一”有6倍加班费吗?
35位残疾人成功应聘
秋季养生关键在“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