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点月球上的中国元素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古人看月亮靠想象,流传的神话是嫦娥抱着玉兔生活在月亮山的广寒宫,吴刚在一旁砍桂树。得益于航天科技的发展,如今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月球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让我们一起盘点月球上留下的中国元素和足迹。

  说起中国元素,首先要从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规则说起。所谓月球地理实体,是指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陨石坑等地貌。早期月球地物的命名比较随意。伽利略是第一个为月球景观命名的人,他以家乡的亚平宁山脉命名了月球上最高的山峰。1935年,IA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定义了正式的月球地貌命名规则,包括月球的海洋、海域、平原等17种地形的命名方式。

  如今,月球上现有中国地名35个,其中包括3个着陆点、22个环形坑、2条月溪、5个卫星坑和3条山脉。在22个月球环形坑名字中,以科学家命名的占了14个,这也符合IAU的命名规则。其次是与古代神话相关的名称,占了7个。嫦娥三号着陆后,我国获批了用广寒宫来命名着陆地点,附近三个小型环形坑也被命名为紫微、天市和太微,这开创了使用我国古代天文学体系中的名称命名月球地理实体的先河。

  值得说明的是,35个中国地名中,有15个是在2007年之前命名的。那时候中国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月球命名中,而是IAU自行选择的,包括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还有一些命名则无法确定来源,比如景德环形坑,有人说这是得名于江西景德镇,也有人说这是得名于常见的中国男性名称,目前没有定论。

  2007年,嫦娥一号掀开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大幕,此后,中国加入了命名大军,自主申请获批了20个命名。未来,随着人们对月球的探索继续深入,月球上的中国足迹也会越来越多。

  从前,我们抬头望,满天都是神话故事,是千年之前古人的想象与发问。而今,“嫦娥”奔月,“鹊桥”升空,“玉兔”奔跑,“祝融”落火,“天宫”已成,“北斗”指路,“悟空”火眼金睛。今天的我们抬头看,满天都是神话变成现实的样子,满天都有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彭冲 来源:中国科普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1250个~~~
中秋国庆假期河源海关保障农食产品稳定供港~~~
市检察院构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模式~~~
省武术套路(传统项目)锦标赛落幕~~~
~~~
~~~
~~~
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发布河源2023年“双节”大数据报告~~~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东源新闻
   第05版:龙川新闻
   第06版:理财周刊
   第07版:万绿湖
   第08版:权威发布
“双节”期间森林防火“零火情”
5600头活猪14万只冰鲜鸡抢“鲜”通关
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河源选手获3个一等奖
赞!女教师拾到10万元现金归还失主
未来几天我市阴天有阵雨
广告
来“河”人数创新高
盘点月球上的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