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平县隆街镇梅洞村以“红白理事会”推进文明乡村建设

红白喜事节俭办 文明新风扑面来

■“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向人情攀比等陋习宣战,推动红白事简办。

  ■文/图  本报记者  肖斌

  “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运行及管理机制,教育引导村民向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宣战,树文明新风。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努力,让节俭文明成为村民日常行为习惯……”近日,在连平县隆街镇梅洞村召开的2023年第二季度“红白理事会”会上,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叶发良表示。

  破除陈规陋习

  引领文明新风

  “红事虽缓,幸福不会缓;白事虽简,心意不会减;家宴虽无,亲情不会淡。”近年来,梅洞村始终坚持建设文明乡风、涵养淳朴民风,着力以“红白理事会”建设为切入点,以破除陈规陋习、引领文明新风为目标,通过借助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微信群、“大喇叭”等,大力宣传尊崇“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丧事俭办”的文明理念,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倡导节俭文明新风尚,推进文明乡村建设。

  走进梅洞村,村内道路整洁卫生,街道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不少墙体、宣传栏上张贴有“村规民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墙体画,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为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文明,2018年,梅洞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由村“两委”班子和村小组长担任主要成员,提倡红白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针对村里的红白事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作出规定,同时将移风易俗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以约束村民行为。同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教育引导村民向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宣战,推动红白事简办。

  “我们村的9个村民小组长都是‘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了统一的‘红白理事会’章程,要求各家各户的红白宴请需向‘红白理事会’报备登记,按照‘摆酒不超过5桌,亲戚朋友随礼不得超过200元’的标准进行操办。”叶发良说,村里的婚丧嫁娶事宜实行统一的待客标准、统一回礼标准。

  办酒席有了新规定

  村民省钱又省心

  前不久,梅洞村一名高龄老人去世,老人家生前希望身后事大操大办。老人子女从外地回来后,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沟通,最后做到了丧事简办——原本安排的15桌宴席减少到5桌,亲朋好友的份子钱一个都没收。“以前红白喜事办酒席,份子钱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千元,赶上亲戚朋友办事多的月份,人情负担十分沉重。现在,办酒席有了新规定,村民省钱又省心。”叶发良说。

  “从前村子里办酒宴,大家都互相比场面、比排场,送的礼金低了过意不去,高了又实在让人为难。”梅洞村村民黄春生说,自从村“两委”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后,对红白喜事礼金数额进行了规定,同时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现在婚庆、葬礼仪式简化多了,村民省钱又省心。

  如今,梅洞村村民不再互相攀比婚丧嫁娶的排场,而是比起谁家评上“十星级文明户”和哪家出了好媳妇、好公婆等,形成了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的乡村文明新气象。梅洞村先后被授予省文明村镇、省卫生村、省文明生态示范村、市文明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连平县隆街镇梅洞村以“红白理事会”推进文明乡村建设~~~
市总工会助制造业职工上大学~~~
端午假期河源火车站~~~
世界献血者日,槎城街头爱心涌动,市民纷纷捋袖献血~~~
市博物馆开展“和平采茶戏课堂进校园”活动~~~
全省“护曦行动”新生儿医护专项培训班在我市举行~~~
~~~团东源县委开展心理健康曼陀罗绘画活动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江东新区新闻
   第05版:源城新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万绿湖
   第08版:体育新闻
红白喜事节俭办 文明新风扑面来
新入学职工可获7500元补助
增开1对旅客列车
传递爱心 拯救生命
传承戏曲文化 感受非遗魅力
提升救治水平 守护母婴健康
“心守相连 守护童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