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39种药品平均降价56%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看点解读

  ○新华社海口3月30日电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29日在海南陵水落下帷幕,产生拟中选结果: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67亿元。

  首次纳入肝素类产品、“一主双备”供应模式、同一品种多家企业中选……2023年首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诸多亮点备受关注。

  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

  集采 患者将有更多选择

  本次集采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群众受益面广。其中,治疗早产的阿托西班注射剂集采前单支价格超过千元,此次集采降至平均240元/支,价格降幅达80%。

  “此次集采中一些药品采购量达到几十亿元规模,这将为患者降低药品费用负担。”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介绍,除了减轻患者负担,集采也将有助于去除带金销售、净化行业生态环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介绍,肝素类产品中有一部分属于短缺药,通过集采可以给生产企业足够的市场,同时帮助医院在短缺药品的供应上明确厂家和供应商,稳定短缺药品供应。

  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药品集采覆盖面将持续扩大,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

  “一主双备”供应模式

  更多药品价格降低

  通知明确要加强中选产品供应保障,发挥好带量采购对于稳预期的作用,探索提升短缺和易短缺等药品保供稳价水平。

  对于氨甲环酸注射剂等临床急救药品和短缺药品,第八批集采首次采取“一主双备”供应模式。

  江滨介绍,与此前不同的是,第二备选企业将由各省医保部门选择,给予各省自主选择权,结合本省实际用药特点等选择合适的备选企业,尽可能保障临床供应。“这既能照顾到中选企业的积极性,也能照顾到地方用药的特点,是创新的政策设计。”

  2022年,全国通过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10615亿元,比2021年增加275亿元。此前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平均降价超50%,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超30%,老百姓常用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同一品种多家企业中选

  采购周期优化

  通知提出,鼓励同一品种由多家企业中选,促进价差公允合理,并统一采购周期。

  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业的366个产品参与投标,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中选,供应多元化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剂、丙戊酸钠注射剂在内的药物有多家中选企业,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选择。

  与第七批不同,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对所有品种统一采购周期,各品种各地采购周期自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内采购协议每年一签。

  江滨表示,这意味着中选企业采购周期是可预期的,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保证药品质量与供应上,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

  “对于国家集采药品品种和已参与的省级联盟公布的集采药品品种,海南全部跟进,保证患者能及时享受到集采福利。”海南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宁表示,截至目前,海南已经跟进前七批国家组织集采的294种药品,外加省级联盟集采的489种药品,累计参加集采的品种达到783种,落地集采品种数排名全国前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03版:经济观察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龙川新闻
   第07版:万绿湖
   第08版:国内新闻
中方将坚决有力捍卫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国成功发射宏图一号01组卫星
联合推出《榜样7》
39种药品平均降价56%
湖南 115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小镇“无声理发师”赢得世界冠军
工信部重点开展9项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江西 万吨级通信海缆铺设船下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