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医疗优服务 守护人民健康

——专访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春垒
扫码可观看精彩视频、图片 更多精彩尽在“源河”APP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接诊病患。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着力提升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

  卫生与健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素之一。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日前,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春垒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卫健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总策划:曾淑梅

  ■总统筹:杨建平

  ■采写统筹:赵锋 董伟伟

  ■采写:邹茹玉

  ■摄影:邓宇权

  ■制图:吴丹

  结合实际创新举措,体现学习贯彻成效

  记者:市卫健局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都有哪些具体思路和创新举措?

  黄春垒:市卫健局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局领导班子坚持带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及时跟进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学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体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成效。

  市卫健局将重点结合以下工作进行贯彻: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密结合河源实际,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提高效率,扎实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二是认真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着力提升全市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

  优先保障人民健康,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记者:在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市卫健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黄春垒:市卫健局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强龙头,市人民医院管理、医疗、教育、科研等高水平医院建设稳步推进,深河人民医院运营实现良好开局,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二是强网底,龙川县人民医院、和平县人民医院已达到国家县级综合医院推荐水平标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扎实推进。三是强保障,持续健全医改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市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平台,全市21家医疗机构实现看病就医“一键诊疗”,18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与省码管平台完成对接,市人民医院“区域心电诊断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与全市44家基层医疗机构组成“远程心电联盟”,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新型诊疗机制。 五是强队伍,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打造人才引育平台,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培育,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记者: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卫健局将如何谋划下一步工作?

  黄春垒:在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体系方面,一是依法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二是全面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我市已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拟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一是加强市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培育中医重点专科;二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县级中医医院的龙头作用;三是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强化各层次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中医临床人才。

  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一是建立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二是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三是完善保障机制,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注重打造医防融合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四是巩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成果,全面提升我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记者: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市卫健局将采取哪些措施,在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黄春垒:就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市卫健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提升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能力。不断强化发热门诊(诊室)设置管理,目前我市共有159家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诊室,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置了发热门诊/诊室,24小时提供服务;不断强化二级医院医疗资源储备,明确二级综合医院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级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设置重症监护病房,二级综合医院、儿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床位“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不断提升三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加重症救治床位、重症救治设备,加强统筹120急救指挥调度、分级分类收治,保障用药需求,并按照分区包片原则,发挥市级医院的带动作用,切实加强救治力度。

  二是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由市疾控中心牵头,将市、县、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分期分批轮番培训,为每个县区和乡镇培养一批能应对重大疫情应急处置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做好应急储备工作,拟打造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防治中心,建立药品器械储备机制,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要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市、县、镇(街)、村(居)、居民小区(楼栋)的五级网格化管理网络,打通重大疫情防控“最后100米”。

  行动路径

  ●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拟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

  ●推动河源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能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升广大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引导群众承担起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与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专访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春垒
我市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全市第一季度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03版:江东新区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紫金新闻
   第07版:连平新闻
   第08版:国内新闻
强医疗优服务 守护人民健康
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两个委员会”加持东源乡村振兴发展
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