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川县税务局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收服务措施

助力客家非遗美食“香飘南粤”

  ■本报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叶劲 张晓馨 李忆

  近年来,龙川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围绕当地非遗文化发展,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收服务措施,助力客家非遗美食“香飘南粤”。

  “酿”是客家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烹饪方法,龙川县佗城镇的酿豆腐丸便是代表之一,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

  “每到节假日,我们的订单剧增,经常一大早就要开始采购食材,然后投入到豆腐丸制作和打包工作中。”龙川县佗城镇惠和饭店老板张女士是佗城黄氏豆腐丸的第三代传人,她表示,要想做出鲜香爽口的佗城豆腐丸,新鲜的食材和讲究的佐料是关键。

  为进一步助力当地非遗美食健康发展,有效降低非遗传承产业涉税风险,龙川县税务局聚焦当地非遗美食商户特点,定期梳理税惠政策清单,精准推送到商户手中。同时,成立“税宣春风服务队”,收集意见建议,为商户们提供“一对一”的辅导跟踪服务。“税务部门十分关心店铺的切实需求,工作人员经常上门帮助我们进行网上申报和开票业务的专项辅导,一对一解答我们的涉税疑问,十分贴心。”张女士说。

  同样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隆牛筋糕,作为客家的传统糕点,在龙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韧软的糕质、富有弹性的口感在南粤地区广受欢迎。“为了更好传承客家风味,提升品牌实力,我们在保留传统牛筋糕口感的基础上,在口味和包装上持续深入创新。”广东圣隆雅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戴女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原料成本的增加,其公司运营压力比较大,税务部门总是在第一时间为他们送来“税惠礼包”。近3年来,该公司享受税费优惠约5万元,这让戴女士对推动客家非遗美食发展,守护好这一客家味道也更有信心了。

  龙川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非遗美食产业的帮扶力度,精准辅导、精细服务,让税惠助力技艺传承,助力客家非遗美食擦亮品牌,让越来越多的非遗守护人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源味”十足的河源手信首进深圳文博会广受青睐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我市贯彻实施《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情况~~~
省妇联调研我市相关工作~~~
~~~高层次人才享有14项优质服务
省级教研活动在我市举办~~~
龙川县税务局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收服务措施~~~
市关工委开展关爱慰问活动~~~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和平新闻
   第07版:理论
   第08版:文体新闻
有看头有吃头有买头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性别平等教育常态化
河源发放首批103张“英才卡”
推进基础教育教研数字化转型
助力客家非遗美食“香飘南粤”
关注特殊未成年人成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