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更多新闻请关注 河源国家高新区微信公众号

  ○本报讯 记者  邓燕琴  特约记者  聂燕民  近日,“智汇plus河源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微信公众号推出《超高精度光纤测试与传感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秦玉文教授、杨军教授及团队成员对该技术的研究成果,包括技术的具体特点、典型应用案例、未来展望等。

  该微信公众号由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负责运营,旨在推广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成果、专家团队、先进设备等各类优质创新资源,为河源企业提供有效对接,做好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河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集优质创新资源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是由广东工业大学和河源市政府共同建设的研究机构,集中了国家IC基地、华南工业设计院、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优势资源,整合信息、计算机、工业设计等重点学科的力量,为河源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

  去年,在市科技局指导下,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省科学院、广师大、深大及数字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搭建了“智汇+”河源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打通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为使命,打造“展示、共享、服务、交流、交易、赋能”六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技术转移生态体系,促进技术成果供需精准对接,引导“双区”科技创新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智汇+”线上系统围绕河源产业需求,集聚了省内外技术、人才等优质创新资源,包括超过30万项优秀科技成果、超1000名高水平行业专家、价值超10亿元的共享仪器设备、超1000宗优秀成果案例,为创新资源与河源产业的有效对接提供有力支撑。

  以科技创新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尤其在5G射频芯片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

  此外,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积极实践“双区研发+河源落地产业化”创新模式,引进广东工业大学方岩雄教授团队,其与九明制药联合开展的“国家二类新药地氯雷他定片临床前研究”项目顺利完成验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带动九明制药新增销售额3060万元。同时,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2项,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合同金额达405.4万元,预计每年带动企业新增产值1.58亿元。

  去年,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依托“珠江人才团队”,主要围绕自主研发及产业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试基地和产业创新服务等方面,努力构建“技术研发+专利布局+中试基地+产业赋能”融合发展模式。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院将围绕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助力河源更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河源国家高新区召开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
~~~
建行河源市分行举办公益活动~~~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乡村振兴
   第04版:高新区新闻
   第05版:和平新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万绿湖
   第08版:华丰杯河美共赢篮球联赛
立足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筑牢安全生产“高压线”
广告
我市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订立借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